车载平板电脑

车载终端防爆要求:从安全到高效的全方位守护

2025.09.10

一个小小的电气接触点若没有合适的防护措施,可能成为引爆源。为此,车载终端的防爆设计需要从结构、材料、密封、热管理等多维度入手,形成闭环的安全体系。从法规层面看,爆炸性环境的设计与制造并非单一国别的规范。中国遵循GB3836系列对防爆电气设备的定义和分级,同时在国际市场常见ATEX和IECEx的要求也会影响供应链。

车载终端通常需要定位在2区、22区等爆炸危险区的设备级别,选择合适的保护方式,如本质安全Exi、壳体防爆Exd、增安型Exe等。在选择保护方式时,需结合使用环境的温度等级、湿度、粉尘粒径、振动和冲击等因素,避免单纯追求高防护等级而带来散热和成本的不可控。

设计阶段就应明确工作温度、额定功率、功耗峰值、以及元件的温升预测,确保外壳温度不会达到可能点火温度。外壳是第一道防线。高强度金属或高耐温聚合物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热导和抗腐蚀性能,同时具备防爆密封结构,防止热源通过缝隙进入燃烧区。对接线端子、连接器、密封圈等部件,需要通过爆炸性环境下的长期可靠性测试,确保在温度、湿度和介质侵蚀等条件下不发生泄漏。

在实现层面,车载终端通常采用防爆型外壳、专用密封结构、低介质易燃泄漏路径以及冗余电源和防护电路,以提高系统可靠性。除了硬件,软件的安全性和诊断能力也不可忽视,具备自诊断、异常告警和远程隔离功能,能在出现风险时迅速做出反应。落地时,供应链的材料认证、代工企业的质量体系,以及第三方测试机构的独立认证,都是让产品进入危险场景的“通行证”。

落地设计与应用场景走进现实的海量场景中,车载终端在油气田、港口、矿山、海上平台、化工园区等地,需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强防护与稳定通信。你会发现,真正落地的防爆方案不仅是一个合格的壳体,更是一个与整车系统协同作战的安全伙伴。

核心设计要点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:外壳防爆形式、IP等级和温度等级、材料与密封、热管理、连接与线缆防护、EMC/电磁干扰鲁棒性、以及故障冗余和自诊断能力。外壳需采用耐腐蚀、耐高温的材料,密封结构要能抵御水、尘、化学介质侵袭;IP66/67等级常见于暴露环境,而温度等级则要与现场温度分布相匹配,避免温升成为隐患。

连接器和密封圈需经过爆炸性环境的长期稳定性验证,避免在震动和冲击中产生微裂纹。热管理方面,封装密度高的设备应配备有效的散热路径,必要时采用被动散热或冗余电源方案,确保峰值功耗时也不会触发点火风险。在应用层面,企业应将防爆属性与设备的功能需求结合起来。

例如,车载数据终端需要高速通信、GPS定位、CAN/以太网接口等,同时具备防爆特性时,系统架构要允许热管理与信号完整性共存。软件方面,需具备自诊断、远程诊断、异常告警、分区访问控制等能力,确保在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快速定位并隔离风险。进一步,供应链层面的认证与追溯也不可忽视:从原材料到组件、再到整机的合规证书、测试报告,以及第三方机构的认证证书,共同构成可信赖的“合格证书链”。

应用场景给出的真实价值是清晰的:降低因爆炸风险引发的停机时间、减少维护成本、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。对于运营方而言,合规并非负担,而是推动数字化、智能化运营的前提。若在采购阶段就聚焦于标准对齐、第三方认证和现场兼容性,后续的落地就会顺畅许多。

如今,面向车载终端的防爆方案已从单一硬件走向软硬结合的全栈解决,借助行业标准和跨领域协作,能把风险降到可控区间,并让设备在复杂环境中持续稳定运行。

深圳亿道信息公司为加固型移动计算机提供商,专注于加固手持终端、加固平板电脑、加固笔记本电脑、工业终端设备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。以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和用户体验为导向,公司产品从基于一般应用需求覆盖了4英寸到21.5英寸的加固型移动计算机,到基于特殊应用需求的工业终端设备、国产加固型移动计算机以及特殊定制解决方案,为不同的行业赋能、降本、增效,促进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,公司坚持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,始终不渝走创新发展之路。